跳至主要內容

一九九九年二噁英的量度數據

月份 採樣日期 濃度
中西區 荃灣
一月 9-1-1999 -- 0.103
12-1-1999 0.143 --
二月 2-2-1999 0.469 1.149
三月 10-3-1999 -- 0.114
11-3-1999 0.190 --
四月 3-4-1999 0.048 0.078
五月 9-5-1999 0.038 0.036
六月 2-6-1999 0.031 0.056
七月 8-7-1999 -- 0.051
9-7-1999 0.041 --
20-7-1999 0.059 0.043
八月 12-8-1999 -- 0.039
13-8-1999 0.066 --
25-8-1999 0.057 0.064
九月 6-9-1999 0.045 0.052
24-9-1999 0.072 0.106
十月 12-10-1999 0.052 0.054
30-10-1999 0.061 --
十一月 11-11-1999 0.069 0.073
19-11-1999 -- 0.138
23-11-1999 0.082 0.099
十二月 5-12-1999 0.123 0.241
17-12-1999 0.087 0.079
全年平均數 0.096 0.143

註解:

趨勢

  • 香港的二噁英含量較低,並呈普遍下降趨勢。由於季節性因素,因此冬季的二噁英含量普遍高於夏季。

過程

  • 每月收集的二噁英樣本會送交政府化驗所作化學分析,分析工作需使用精密儀器並涉及複雜提取工序,一般需要最少兩至三個星期,環境保護署在收到報告後會在網頁公布數據。

量化方法

  • 二噁英的數值為24小時平均毒性當量(pgI-TEQ)濃度(微微克/立方米) [亦即(皮克每立方米) ],及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(NATO/CCMS)之國際毒性當量因數(I-TEF),計算17種結構相近且具相似化學特性的二噁英類化合物,並以2,3,7,8-四氯二苯并二噁英的毒性當量(I-TEQ)來表示。如某一同屬污染物的濃度低於其估計的樣本最低測定水平(EMSDL)時,則以該水平的一半值作為這一同屬污染物的毒性當量(I-TEQ)濃度。